联系我们
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中心 > 行业动态

激活发展“向新力” 江苏缆企人才培养各施妙计

 2024-07-25   1189  来源:

 

 新质生产力以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跃升为基本内涵,劳动者是其中重要组成部分。在发展新质生产力过程中,从传统产业到新兴产业、未来产业,从科技创新到工程建设,需要高素质拔尖创新人才的鼎力支撑,也需要高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将顶层设计变为现实。人才是企业发展的第一资源。针对人才培养,江苏线缆企业“锦囊妙计”频出——


亨通:人才成长与企业发展相促相融


 牵头编制光纤光缆制造、网络安全等国家、省市及行业职业技能标准500多项;授权专利5000多项,其中发明专利1200多项,国际专利100多项,专利总数位居国内同行首位……一组组数字揭示出亨通的创新水准。一项项成果输出的背后,是优秀的企业人才培养机制在做支撑。


 7月19日,《新华日报》以“亨通集团:让人才成长与企业发展相促相融”为题特别报道亨通人才发展的生动实践。


e840edc72d67c6fb3a6ca8d32fe063a.png


 亨通集团的人才培养方针可以概括为十二字:育得出,用得好,留得住,引得进。


 针对新入职的大学生,亨通专项制定启航培养计划,通过入职培训、导师制度、轮岗锻炼等多个环节,提升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同时建立“H”型职业发展体系,为大学生打通管理岗位和专业技术岗位双向发展的通道,让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路径。新人到了亨通,不光能够沉浸到制造一线,在基层获得沉淀,更可以借助企业搭建的成长通道、培养平台,或成为技能工匠、研发骨干,或走上管理岗位。


 在帮助入职大学生职业发展规划上,亨通亦有一套“独门秘笈”。亨通集团管理学院院长李谷村介绍,亨通很早就意识到,加强职工培训教育,利于个人成长,也利于企业未来发展。过去10多年来,集团先后成立亨通管理学院、工匠学院,建立起一支800多人的讲师团队,开发培训课程及职教视频1100多门,每年培训3万多人次,组织各类技能竞赛100多场次,为光纤通信、电力能源等业务锻造了一大批高水平管理人才、专技人才。


 此外,职级评价是人才发展和晋升的重要依据,但不少企业技术骨干却面临着尴尬的处境:一方面,很多工程师承担着繁重的技术工作,精力有限,论文数量达不到要求,只能放弃职称申报;另一方面,企业为了保护核心机密也不鼓励,甚至禁止技术人员发表论文。


172e1f251df49625a55379209dea5ce.png


 从阻碍人才长远发展的现实堵点出发,亨通大力推动人才人事改革创新,以自主评审的方式,改变传统唯学历、唯资历、唯论文的导向,转而以重能力、重业绩、重贡献为导向,强调对参评人员在工作中解决实际技术问题的考核评价,特别解决了涉密岗位人员评定职称的种种桎梏。


 这样的自主评审并非“自娱自乐”,其评审报备的职称资格与人社部门颁发的职称证书具备同等效力。2020年4月,在省人社厅支持下,亨通成为江苏首家具有正高级职称自主评审权和技能等级自主评价权的民营企业,建立新八级工(学徒工、初级工、中级工、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特级技师、首席技师)职业技能等级评价体系。


 据了解,亨通集团已拥有技能人才8000多人,其中包括江苏省首席技师、特级技师、高级技师近300人;近2000人拥有专业技术职称,其中正高副高级职称300余人。大量优秀人才的集聚和涌现,为亨通的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能。


上上员工闯进首届全国“红旗杯”班组长大赛决赛


 7月中旬,首届全国“红旗杯”班组长大赛机械赛道复赛在烟台汽车工程职业学院举办。江苏上上电缆集团装备部蒋琪珑凭借过硬的职业素养从复赛中脱颖而出,荣获机械赛道复赛最高奖项优胜奖,一举入围决赛。


微信图片_20240725144539.jpg


  据了解,首届全国“红旗杯”班组长大赛由全国总工会联合吉林省人民政府举办,以“培育卓越班组长,共筑制造强国梦”为主题,分初赛、复赛和决赛三个阶段进行。铁路、建筑、电力、化工、机械、钢铁、有色金属、建材、国防科技工业、轻工等10个赛道复赛分别由中华全国铁路总工会、中国海员建设工会、中国能源化学地质工会、中国机械冶金建材工会、中国国防邮电工会和中国财贸轻纺烟草工会等6个全国产业工会主办。


  首届全国“红旗杯”班组长大赛机械覆盖众多行业,参赛人数更胜往届,比赛规则更加严格。机械赛道初赛就有3900多家企业72000多人参加,电缆行业仅有3人进入复赛。


  江苏上上电缆集团始终坚持“做好人的工作”,倾力打造培养人才的“土壤”,鼓励人才创新作为,奋勇争先。至今,上上已培养出一大批优秀人才,如全国劳动模范、全国机械工业优秀车间主任、江苏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江苏省333工程培养对象等,上上也将不断完善人才培养机制和创新体系。

 


上一篇:推动产业强县持续跨越 : “宝应造”线缆发力正当时
下一篇:7个月,一家新能源企业“重生”
联系电话:15952529305
协会邮箱:cwiajzfx@163.com
注册地址:南京市江宁区金鑫东路1号2栋
通讯地址:扬州市广陵区信息产业基地21A802
会员服务
版权所有:江苏省电线电缆行业协会  苏ICP备2022028861号